为破解乡村发展不充分问题,中潮镇积极探索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抓牢人才主体,在引才、育才、用才方面出实招,用实干为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一是在“引”上做文章,构筑人才高地。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导向,中潮镇以村级换届为契机,将政治过硬、眼界宽阔、精通农业的致富能手、在外创业成功的经营性人才、具备丰富组织管理经验的退伍军人选进村“两委”班子,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群众发展产业,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助推全镇经济社会文化各项事业发展;同时,抓牢后备干部“生力军”,以“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为标准,吸纳优秀党员、农村产业致富带头人、待业大学生、退伍军人、回乡创业青年等骨干力量加入党组织,为乡村振兴队伍建设提供“源头活水”。2021年,中潮镇村“两委”换届选举产生的83名成员中,平均年龄42岁,实现支书、主任“一肩挑”和“两委”班子年龄、学历“一降一升”,引进35岁以下后备人员23人。
二是 在“育”上花心思,夯实人才根基。依托县委党校和贵州省党员干部网络学院APP等平台,实施人才培育,鼓励村“两委”成员、青年人才参与学习培训,切实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攻坚克难的能力;组织镇村组干部外出研学,取长补短,进一步开阔视野、积累经验、拓宽思路、更新发展观念;发挥青年人才党支部作用,充实人才“储备库”,并纳入后备人选培养计划,使其在镇党委、村级党组织培养教育中提升党性,在产业发展、项目实施、基层治理和村级日常事务管理等工作中锤炼能力;全面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育,以“一户一人、一人一技、一技促脱贫”的发展思路,不断提升农村劳 动力就业本领。2021年以来,中潮镇先后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培训2期,联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中式烹饪、油茶种植、家政等技能培训19期,参与培训732人次。
三是在“用”上见实效,激发人才活力。建立人才使用机制,广泛征求各股室(站、所)意见建议,起草《中潮镇2022年绩效管理考评方案》,形成“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会干事的有认可,不干事的有危机”的争比进位机制,实现乡村人才正向内卷,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抢抓乡村振兴契机,聚焦美丽乡村试点建设,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激励乡村“致富带头人”“土专家”“田秀才”等发挥资金、经营、技术优势,在产业发展舞台上大展拳脚;用好“银发力量”,发挥优秀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老教师“五老”人员专长,在进校宣讲教育、群众矛盾调解、疫情防控等岗位发光发热。截至目前,中潮镇致富带头人32 名,组建“五老”成员6 名,进校宣讲 12次,参与矛盾调解 17 起。
四是在“留”上下功夫,焕发人才乡情。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适合乡村特点的人才培养、管理、激励、保障长效机制,强化人才服务乡村激励约束,探索创新村“两委”成员、驻村第一书记年终考核奖励方式,充分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对致富带头人、先进代表、创业退伍军人等提供精准服务,确保相关优惠政策落地;同时,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乡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建设,从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文化、医疗、农村教育等多方面实现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让乡村人才愿意扎根。(中潮镇 吴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