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光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山区粮食安全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机械化建设的建议”(第20号建议)。
代表主要建议从项目、政策、资金上加大农业机械化建设投入力度,组建农业机械化队伍,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答复:粮食安全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之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一是深化机艺结合,实施水稻及油菜全程机械化示范工程。通过机械化钵体、毯装集中育苗方式,在主要粮油作物生产的耕、种、管、收各环节采取全程机械化作业,提升我县粮油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和单产水平。今年,德凤、高屯、中潮等14个坝区乡镇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面积2.5万亩,秋冬季在敖市、高屯、洪州、中潮等4个乡镇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示范面积0.5万亩。二是拓展服务链条,推广农机社会化服务。全面推广“菜单式+包干式”社会化服务模式,并在开展机耕、机播、机防、机收等服务环节给予作业补助,提升群众机械化作业积极性,有效解决种粮劳动力不足问题。2023年,利用2022年度项目结余资金大力推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全县社会化服务面积达7.8万余亩。同时,依托万亩良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在中潮打造集农机技术培训、作物育苗、农机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区域中心,目前已建成标准育秧大棚2个,主体钢架车间4座。三是强化培训教育,提升企业服务水平。通过召开全县水稻机械化育秧现场培训会,开展全县水稻机收减损大比武、“百万农机闹春耕、粮食生产稳开局”等活动,对春耕农机进行作业演示及培训;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培训100名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驾驶员,为我县农业机械化提供人才储备;同时明确2个农机技术人员在中潮镇万亩良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蹲点服务,在育秧、插秧、机收等关键环节给予技术指导,进一步提升农机组织服务水平。全年来共计组织开展各类农业机械技术培训5场次,培训农机手300余人次。四是强化资金扶持,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统筹用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鼓励支持合作社、种粮大户等种植主体配齐农机具,充分调动群众购买和使用农机服务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县利用乡村振兴中央衔接资金和上级农机补贴资金666.5万元用于农机推广工作,配齐农机具2万余套(台),其中大型机器80余台,秧盘55万张,水稻育苗播种线20条,水稻移栽机40台。
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统筹农业和水务等部门专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以及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加大对孟彦镇等乡镇的农田基础设施、农业机械的投入,不断提升全县农业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