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人民:
根据中共黎平县委办公室 黎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黎平党办发〔2020〕37号)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好“1147”茶产业发展战略,结合我县发展实际,县茶叶产业专班组织起草了《黎平县2021年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现向社会大众广泛征求意见。
联系人:李宇骐
联系电话:0855-6232006
反馈邮箱:lpcyj@126.com
黎平县茶叶产业专班
2021年3月18日
黎平县2021年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茶叶是我县实施“两茶一药”产业发展战略的重点产业之一。为进一步加快推动我县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品牌发展,实现“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化农村产业革命和建设茶产业强省的决策部署,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的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按照“1147”发展格局,精准发力,推动全县茶产业生产、加工、销售、产业融合等多领域提档升级。
二、主要目标
2021年,全县投产茶园总面稳定在23万亩以上,新建高标准茶叶基地5700亩,完成茶叶基地提质改造19600亩,全年干茶产量1.53万吨以上,综合产值13.1亿元以上。指导侗乡茶城公司和茗侗公司完成公用品牌“黎平茶”销售量500吨以上,全县“黎平茶”销售量达5000吨以上。
三、工作内容和办法
(一)夯实基地建设
1.新建茶园。充分利用林业采伐迹地、荒山、无林地、荒地、荒芜茶园等土地,以“乡镇+国有公司(区域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形式,2021年新建标准化茶叶基地5700亩。以乡镇为单位,以区域龙头企业、村级合作社等为实施主体,选定相对集中的2-3个村(每个村建园面积不低于100亩),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进行建园。(责任单位:各乡镇)
2.茶园提质增效。大力推广茶叶专用肥、绿色防控技术和机采茶园,强化老茶园改造,推广面积19600亩,其中示范基地2000亩。(责任单位:各乡镇)
3.茶业保险工作。继续指导推进茶产业保险工作,积极开展茶园入保宣传工作,确保茶园保险政策宣传全覆盖,实现应保尽保,并协助做好茶园灾害相关理赔工作。(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4.基础设施提升。推广出口茶、碾茶、机采茶等示范基地,对集中连片100亩以上的茶叶基地,给予产业路、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其中优先考虑符合机采的茶叶基地。(责任单位:县交通局、县农业农村局)
(二)提升加工能力
1.区域加工能力整合。按照“1147”发展格局对全县七个加工区域进行规划,通过引进清洁化、标准化生产线或改扩建的形式完成7个加工能力建设项目,提高区域茶叶加工能力,每个区域配套茶青交易市场。(责任单位:侗乡茶城公司;协助单位:县茶协)
2.多元加工模式推广。继续推广机采茶,巩固碾茶加工,开拓出口茶和深加工。主要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支持重点企业引进清洁化、标准化生产线,提高夏秋茶开发利用,力争年内引进一家茶叶深加工企业落户黎平。(责任单位:县投资促进局、县农业农村局)
3.规上企业培育。培育茶叶规上企业1家以上。(责任单位:县工信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协助单位:县统计局、县税务局)
4.加工技术指导。为全县加工厂(点)提供技术指导,重点指导侗乡茶城公司的名茶加工车间、桂花台加工区、罗里碾茶生产线等,确保现有茶叶加工厂房及设备的正常运转,让其发挥效益。明确专人指导茗侗公司在德凤街道矮枧杨梅井新建标准化加工厂建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2021年4月前建成投入使用。(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5.执行标准宣贯。加强“黎平茶”执行标准宣贯,提升加工水平,稳定产品质量,年内开展专题宣贯活动40次以上。(责任单位:县茶叶产业专班;协助单位:县总工会、县科协、县融媒体中心)
6.规范加工生产。做好SC申办指导工作,加快推进符合条件的加工企业SC申办进度;指导茶企进行厂房改造和设备更新。(责任单位:县市监局、县农业农村局)
(三)抓好经营主体培育
1.龙头企业培育。重点培育我县茶产业国有龙头企业侗乡茶城公司,重点在产业融资、整合区域加工能力、集中仓储物流等方面发力,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侗乡茶城公司;协助单位:各乡镇)
2.运营模式推广。实行“县茶叶产业专班+侗乡茶城公司+茗侗公司+区域龙头企业”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加快茶产业“四统一”。采取“农户所有+散户生产+区域龙头企业管理指导及集中”的模式,推行“反租倒包”生产经营模式,推动中低产小茶园做成高产高质大茶园,实现抱团发展。(责任单位:侗乡茶城公司;协助单位:各乡镇)
(四)突出品牌创建
1.品牌建设。继续集中力量打造“黎平茶”区域公用品牌和四个产品品牌,年内完成“黎平茶”公用品牌商标注册,规范“黎平茶”公用品牌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品牌运行管理常态。县茶叶协会企业率先使用“黎平茶”标识,统一包装设计,共享品牌红利。(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2.品牌推介。开展“黎平茶”推介活动3次以上。(责任单位:农产品销售专班、工信商务局;协助单位:茶叶产业专班、侗乡茶城公司、茶叶协会)
3.品牌管理。推行黎平茶品牌使用制度。坚决防止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销售茶叶,对品牌形象造成实质性损害的企业和个人,由相关管理部门取消品牌使用资格,纳入黑名单。(责任单位:茶城公司、茗侗天下公司;协助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
4.文化宣传。开展“黎平茶”品牌文化“六进”工作,营造县内茶产业氛围,累积内生发展动力。(责任单位:县总工会)
(五)强化市场营销
以“黎平茶”系列产品为主线,开拓多元销售渠道,加大“黎平茶”对外销售力度,实现“以销助产”。(责任单位:县茶叶产业专班)
1.销售目标。协助侗乡茶城公司和茗侗公司完成500吨“黎平茶”销售任务(其中,黎平雀舌30吨、黎平白茶20吨、黎平红茶150吨、黎平香茶300吨),指导全县茶企完成“黎平茶”销售量达5000吨以上。
2.营销策略。一是由侗乡茶城公司、茗侗公司、龙头企业组建100名精通销售的人作为“黎平茶”专职营销团队,按照销售区域,将营销人员进行分区划市负责组织销售;二是在景区景点、高铁站、机场及我县在外设立的农特产品窗口处设立“黎平茶”专柜;三是茶叶专班按照茶叶季节需求,到重点区域、重要市场进行业务指导、协调及开展宣传推介活动。
3.销售方式。一是充分发挥好“黎平雀舌”等名优茶上市时间早的优势,组织好春茶批发市场销售,力争在清明前完成销售任务20%以上;二是拓展一二线城市茶叶市场销售,通过“黎平茶”专营店铺和合作经营店铺,完成销售任务30%以上;三是指导侗乡茶城公司、茗侗公司等茶叶企业,通过电商、零售、订单销售等,完成销售任务50%以上。
4.政策扶持。根据中共黎平县委办公室 黎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黎平党办发〔2020〕37号)文件要求,加大县财政对茶产业发展的投入,2021年共预算200万元,主要用于物流补助、销售补助、有机创建、茶叶检测、对外宣传推介等方面,2021年具体扶持事项如下:
(1)“黎平茶”销售物流补助。针对“黎平茶”县外销售预算物流补助资金40万元,以企业发货物流单为依据,按物流费用的50%给予补助(补完即止)。
(2)“黎平茶”营销奖励补助。设立“黎平茶”营销基金80万元。一是对进入县内市场收购“黎平茶”的外商,年交易额100万元以上的给予交易总额1.5%的奖励;二是对到县外市场和电商销售“黎平茶”的销售人员,年销售额超过50万元以上的,按总额的1.5%给予补助(以销售单据为依据);三是对销售“黎平茶”的县内茶叶企业,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且上缴税金3万元以上的,按缴税金额的100%给予补助(补完即止)。
(3)对外宣传推介。预算宣传推介经费60万元,组织企业到三北、广东、浙江等目标市场开展“黎平茶”展销推介3次,每次20万元。
(4)有机茶园创建。共预算补助资金10万元。对2019年以来获得有机认定或在转换期内的茶叶基地,按认证通过面积给予50元/亩补助;对2019年以来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茶叶企业按5万元/个进行补助(补完即止)。
(5)茶叶农残检测。预算补助资金10万元。对茶企自费到专业检测机构检测的,按200元/个给予补助(补完即止)。
(六)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茶产品质量安全
1.投入品监管。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大力宣传普及茶叶质量安全知识,依照《农药管理条例》、《茶园禁用农药名录》、《贵州省茶园禁用农药品种名单》严格监管,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除草剂、违禁农药、化肥等违禁投入品,坚持发展绿色食品茶、有机茶,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提高茶产品附加值。对使用除草剂等茶园禁用投入品的企业和个人,由相关执法部门处罚,取消公用品牌使用资格,并向社会通报。(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2.产品质量监管。加大茶叶质量抽检工作。提高对茶叶产品抽检覆盖率,对抽检不合格的茶叶市场主体,加大迟滞力度,依法严厉查处并公示,同时全面推行黎平茶“带证(合格证)上市”机制。(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
3.加工环境整治。通过加工厂环境整治,确保全县茶叶加工厂点全部达到清洁化加工。(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七)加强科技支撑,强化技术指导
1.科技支撑。继续加强与贵州省农科院茶科所、贵大茶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利用贵大茶学院在我县设立研学基地等契机,推广先进技术,为黎平茶标准化生产提供科技支撑。(责任单位:县茶叶产业专班;协助单位:县教科局、县科协、县茶协)
2.技能培训。强化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技能水平,不断壮大专业人才队伍,打造生产、研发、销售团队,开展制茶、茶艺、茶园管理、茶叶营销等技术培训,年内培训200人次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协助单位:县总工会、县茶协)
3.技术指导。茶叶生产加工、茶园管理季节,组织专业队伍对农户、企业和合作社进行一对一指导,年内开展技术指导60次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协助单位:各乡镇农服中心)
(八)推进茶文旅融合
挖掘整理黎平种茶、吃茶、喝茶的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加以专项宣传。推进茶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引导打造桂花台、花果山等研学游体验基地和茶食村落,完善茶园观光、体验休闲、养生运动、客栈酒店配套功能。支持茶保健、茶食品等功能性茶产品开发利用。 (责任单位:侗乡茶城公司、县供销社;协助单位:县文广旅游局、高屯街道)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一是由黎平县茶叶产业专班负责全县茶产业发展规划、项目规划及实施方案等方向性政策、长期性措施的初步审定,负责对全县茶产业发展的指导、协调、调度、推进。二是充实成员单位,将涉茶业务较多的发改局、扶贫办、统计局、林业局、自然资源局、人社局等补充进专班。三是各乡镇相应成立专班,抓好茶产业任务的落实。四是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主动落实,合力推进产业发展。
(二)政策保障。一是按照《实施意见》做好政策保障;二是各部门强化履职,落实好国家、省、州、县的其他茶叶产业政策。三是对引进优强茶企的政策支持同等安排在茶产业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三)人才保障。根据中共黎平县委办公室 黎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黎平县鼓励支持有关人员到贫困地区领创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方案>的通知》(黎平党办发〔2020〕53号)及省州相关文件精神,鼓励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社会优秀人员,按照自愿原则,到企业挂职服务,参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四)制度保障。茶产业专班对茶产业发展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年度考核制度。一是与乡镇(街道)、单位签订茶叶产业发展工作责任状,明确专人负责,将茶叶产业项目实施、成效、服务工作纳入县委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实、不作为、乱作为的,严肃追责问责。二是每年召开一次评选表扬活动,表扬一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乡镇、村)、先进茶企(合作社)、先进个人。
2021年黎平县茶产业重点工作责任分解表 | ||||
序号 | 重点工作 | 责任单位 | 协助单位 | 专班指导协调部门 |
1 | 新建茶园0.57万亩,完成提质改造1.96万亩。 | 各乡镇 | 农业农村局 | 业务指导组 |
2 | 侗乡茶城公司和茗侗公司完成公用品牌“黎平茶”销售量500吨以上。 | 侗乡茶城公司 | 农业农村局 | 业务指导组 |
3 | 实现公用品牌“黎平茶”销售量5000吨以上。 | 各企业 | 农业农村局 | 业务指导组 |
4 | 茶园投保面积3万亩以上 | 保险公司 | 农业农村局 | 业务指导组 |
5 | 茶叶加工和茶园管理技术指导 | 农业农村局 | 各乡镇 | 业务指导组 |
6 | 区域加工能力整合建设项目7个以上 | 各乡镇 | 农业农村局 | 业务指导组 |
7 | 茶叶深加工企业招商 | 投促局 | 农业农村局 | 业务指导组 |
8 | 规上企业培育 | 工信局 | 统计局、税务局 | 业务指导组 |
9 | “黎平茶”标准执行和宣贯 | 侗乡茶城公司 | 农业农村局 | 业务指导组 |
10 | “黎平茶”公用品牌宣传推介 | 侗乡茶城公司 | 农业农村局 | 宣传推介组 |
11 | 茶产业相关技能培训 | 农业农村局 | 人社局、教科局、科协 | 宣传推介组 |
12 | “黎平茶”公用品牌商标注册 | 农业农村局 | 市监局 | 业务指导组 |
13 | “黎平茶”公用品牌管理制度出台和宣贯 | 农业农村局 | 市监局 | 业务指导组 |
14 | “黎平茶”品牌文化“六进” | 总工会 | 农业农村局 | 宣传推介组 |
15 | 茶园除草剂专项整治工作 | 农业农村局 | 市监局 | 业务指导组 |
16 | 茶园投入品管控和质量检测 | 农业农村局 | 各乡镇 | 业务指导组 |
黎平县各乡镇2021年茶产业目标任务分解表 | |||||||
序号 | 乡镇(街道) | 新建茶园(亩) | 茶园提质增效(亩) | 产量 | 产值 | 责任人 | 联系电话 |
全县合计 | 5700 | 19600 | 15314 | 131029 | |||
1 | 敖市镇 | 200 | 1000 | 1285 | 11080 | 刘荣锰 | 15186777769 |
2 | 坝寨乡 | 100 | 500 | 218 | 3426 | 孟祥利 | 15985522407 |
3 | 大稼乡 | 0 | 300 | 102 | 1532 | 张 斌 | 18286101293 |
4 | 德凤街道 | 200 | 2200 | 3420 | 23672 | 张德俊 | 13985814008 |
5 | 德化乡 | 0 | 0 | 24 | 396 | 陈宏刚 | 13638073803 |
6 | 德顺乡 | 0 | 500 | 965 | 5643 | 石文渊 | 15286318728 |
7 | 地坪镇 | 800 | 0 | 73 | 905 | 姚明科 | 13885547291 |
8 | 高屯街道 | 500 | 3500 | 4050 | 29846 | 宁世洋 | 15185732948 |
9 | 洪州镇 | 500 | 1500 | 225 | 3910 | 杨秀智 | 15185750030 |
10 | 九潮镇 | 0 | 0 | 172 | 2515 | 陈彬彬 | 13985810938 |
11 | 口江乡 | 200 | 500 | 85 | 1346 | 吴永江 | 13508552030 |
12 | 雷洞乡 | 1000 | 0 | 624 | 1720 | 潘佩清 | 13678550366 |
13 | 龙形街道 | 0 | 600 | 93 | 1320 | 钟海波 | 15085239977 |
14 | 龙额镇 | 0 | 0 | 21 | 92 | 吴孟双 | 13638069359 |
15 | 罗里乡 | 200 | 1000 | 251 | 3840 | 石宏谦 | 13595512783 |
16 | 茅贡镇 | 300 | 700 | 210 | 3167 | 王雪琼 | 13508551120 |
17 | 孟彦镇 | 0 | 500 | 71 | 1096 | 陈治恺 | 13885564884 |
18 | 平寨乡 | 0 | 0 | 11 | 121 | 陈光锋 | 15185553776 |
19 | 双江镇 | 0 | 400 | 48 | 852 | 吴相斌 | 15870281278 |
20 | 水口镇 | 800 | 2000 | 324 | 4410 | 陆江勇 | 13985847422 |
21 | 顺化乡 | 0 | 200 | 63 | 995 | 邓世林 | 15085231618 |
22 | 岩洞镇 | 300 | 500 | 130 | 2095 | 吴昌富 | 13984455520 |
23 | 永从镇 | 200 | 500 | 132 | 2180 | 朱文鹏 | 13648559088 |
24 | 肇兴镇 | 200 | 200 | 37 | 790 | 杨承佳 | 15985560340 |
25 | 中潮镇 | 200 | 3000 | 2680 | 24080 | 吴高明 | 13595593997 |